布莱恩·林登——从“老外”到“老乡”

日期:06-07 来源:未知

  美国人布莱恩·林登是旅行家、企业家、作家。1984年,林登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,孤身一人来到中国,求学、游历、拍电影、当老师、做记者……2004年,他与家人一起定居云南,并办起了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相结合的“喜林苑”品牌。林登深入参与到中国乡村的发展之中,并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,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。


  去年,林登的回忆录《寻乡中国:林登的故事》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。林登与中国的缘分已持续了30多年,他与家人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发展。

  留学中国是人生的新起点

  林登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芝加哥人。受限于家庭条件,他从15岁起就要每周工作40个小时来养活自己,从小干过油漆匠、加油站临时工、球童、家具修理工、售货员等工作,靠着半工半读才勉强读完社区大学和夜校。

  在1983年的一个寒冷秋日,林登前往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家中,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——洗地毯。这位教授刚从中国回来,他递给林登一面中国国旗,请林登帮忙插到地图上的北京。但林登感到尴尬的是,自己只知道北京在亚洲,不太清楚具体位置。

  教授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,接着请林登喝了一杯茶,给林登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。林登听得入了迷。“你想一辈子都清洁地毯吗?”教授突然问。林登否认,同时又有些沮丧。由于家境拮据,林登家中从无任何旅行话题,更何况是出国这样一笔巨大的开销。一直在为生计发愁的林登,并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远方。

  然而一个月后,林登在夜校里看到一张展板,上面布满了各国的招生广告。绝大多数广告是彩色的,图片也很丰富,唯有一张海报颜色黑白、没有图,上面只有简单几个字:留学中国——提供奖学金。

  林登拨通了中国大使馆的电话并递交了申请表。几个月后,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的林登收到了回复——他拿到了中国教育部提供的奖学金。林登感到难以置信:“为何是我?你们确定选对了人吗?”

  对方回答:“布莱恩,我们选择你,是因为你是一个劳动者,你可以从这个机会中获益最多。你的申请书感动了使馆的每个人。我们愿意给你一个机会,一个新的起点。”

  回望这段人生经历,林登感动不已,认为这是自己得到的最贵重的礼物。

  扎根云南千年古镇

  1984年,林登来到中国求学。在此期间,他学习中文,主演了电影《他从大洋彼岸来》,还做过摄影记者。在北京期间,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开放态度给林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回忆自己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生和学生们上英语课的经历:“课余时间,我会给他们播放美国电影,吸引了很多人,教室外经常挤满了人。”

  留学期间,林登还邂逅了自己的一生挚爱瑾妮。他们都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,这也是他们最常聊起的话题。在林登看来,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,是他和瑾妮友谊和爱情的源泉。

  之后,林登前往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期间,他与瑾妮先后游历了全球上百个国家,同时也持续关注着中国文化。

  林登发现,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,“很多外国人只对中餐、武术、熊猫有印象,或者了解一点皮毛”。

  2004年,两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卖掉美国的房子,带着孩子来到中国定居。“中国改变了我的人生,我对中国始终怀着感恩的心,希望能为中国做点什么。”林登说。

  他们希望找一座中国传统的老宅子,修缮保护之后,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基地。为了这个目标,一家人在中国游历了两年,从四川康定到浙江乌镇,从广东开平到甘肃夏河,最后在云南大理的喜洲古镇停下了脚步。

  喜洲古镇是一座千年白族古镇,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建筑群。白族“三滴水”门楼、“三坊一照壁”建筑形制,雕梁画栋、飞檐斗拱……在一片金色水稻田前,他们寻到了一处“三坊一照壁”的白族典型建筑,这里原是喜洲富商杨品相的家宅,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在林登接手时,这座古老宅院已经年久失修。在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下,林登花了两年时间将它精心修复,修旧如旧,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本鲜明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。2008年,修缮一新的老宅正式对外开放,林登将其命名为“喜林苑”。

  林登有着一张典型的外国面孔,他身材高大、鼻梁高挺、金发碧眼,但同时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。如今,他扎根在喜洲古镇,致力于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。初到中国时,林登是个“老外”,如今,村民们都喊他“老乡”或者“林村长”,他对古建筑保护、传统文化推广所做的努力,有目共睹。

  林登并未将目光仅仅局限在一座古宅,而是关注整个村庄。他认为村民们必须参与进来,这才是项目发展的重点。他希望人们能在此体验生动有趣的文化生活,比如做扎染、做喜洲粑粑、参加丰收节……

  同时,他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们,为村里免费开设了“英语角”。每周六晚,村里的孩子们围坐在小镇公园的乒乓球桌旁,学习英语词汇,不少人的父母、祖父母也会前来旁听。令林登难忘的是,他们还曾为整个村庄举办过一场音乐会。“英语角”的孩子们学会了3首英文歌曲,在1000多人面前进行了合唱演出。“我还能记起他们带着毛茸茸的圣诞帽,尽可能大声唱着《铃儿响叮当》的模样。”林登说。

 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

  “喜林苑”占地1800多平方米,却只有16间客房,更多空间被用作主题餐厅、咖啡厅、图书室、健身房等。林登解释说:“我们想要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,让客人在一起交流,而不是待在各自房间里。”带着客人逛喜洲古镇早市,学习制作喜洲粑粑,到苍山茶园和茶农一起采茶,或者亲手做一幅扎染作品……林登喜欢带着客人一起体验当地的乡土文化。

  “把喜林苑做成连锁酒店不是我们的目的。”林登表示,如果只是为了赚钱,可以把喜林苑的房价提高,也可以增加客房,但他没有这样做。“我们的初心就是搭建文化桥梁、促进中外交流,让更多外国人感受中国魅力。”

  在中国生活的这些年,林登目睹了城市与乡村的飞速变化,成为许多变化的参与者,他将这些年的所见所闻集结成书《寻乡中国:林登的故事》。

  在这本回忆录中,他详述30多年来中国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,生动地展示着他个人对中国探索、认知、融入的过程以及其间的情感变化。书中还收录50余幅摄影纪实作品,林登用镜头带读者回眸中国时代变迁中的美好瞬间。

  “这是一封写给中国的‘情书’。”林登说,这封“情书”献给每天都在改变和激励他的中国文化。

  林登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35年人生经历的故事,他的经历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发展的入口,他对中国的理解是一个感知中国文化的切面。他希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,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个真实、充满魅力的中国。


上一篇:筑梦高空的山里娃:用坚韧书写着别样的青春
下一篇:打破职普边界,“一考”不再“定终身”

联系我们:中侦之窗
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、由企业负责,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,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。